一对一私人定制,全程指导与服务

浏览位置:主页 > 法学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

1970-01-01 08:00法学硕士论文 人已围观   作者:   来源:

简介...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第1部分 发挥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第2部分 微时代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绪论
第3部分 微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第4部分 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第5部分 增强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讨
第6部分 微文化背景下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结语与参考文献

  摘 要

  近年来,以"微博"、"微电影"、"微小说"等以"微"为主体的新生事物迅速传播开来并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对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不断的增大,从而形成一种全新概念即"微文化".在微文化应用群体中,高校大学生是一个主要不可忽视的群体,而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研究重点,因此,本文从微文化视角出发,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力求探讨微文化的发展对大学校园所产生的影响,肯定了微文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分析了其所带来的挑战,并针对原因,试图提出相应建议,全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从总体上概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为全文的研究提供一个宏观的框架。

  第二部分首先详细的阐述了微文化的发展、特征,接着描写微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影响。

  第三部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主要了解当前高校师生微文化应用现状。从而根据调查问卷结果以及社会现象分析微文化为载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微文化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状况。

  第四部分主要从社会、高校、学生三方面入手,探索当前如何充分发挥微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微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目 录
  
  摘 要
  
  目 录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及不足
  
  第 2 章 微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2.1 微文化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
  2.1.1 微文化的涵义
  2.1.2 微文化的表现形式
  2.1.3 微文化的特征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2.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涵义
  2.2.2 当代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特点
  2.2.3 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3 微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3.1 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3.2 微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第 3 章 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3.1 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现状调查
  3.1.1 问卷设计
  3.1.2 大学生对微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认识
  3.1.3 高校教师对微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认识
  3.2 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分析
  3.2.1 微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2.2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3.2.3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 4 章 增强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讨
  
  4.1 营造良好的微文化氛围,不断完善网络文化
  4.1.1 树立正确理念 引导微文化健康发展
  4.1.2 制定法律法规 完善舆情监控
  4.2 高校充分发挥微文化载体功能
  4.2.1 充分重视微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4.2.2 搭建微文化交流应用平台
  4.2.3 弘扬主旋律 正确引导大学生
  4.3 大学生应加强自律 客观看待微文化的影响力
  4.3.1 学习为主 充分运用微文化带来的便利
  4.3.2 志存高远 将微文化应用与个人理想相结合
  
  结 语
 
  参考文献

Tags: 作用  思想政治  文化  工作  教育  发挥  高校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追求精品,专业为根,诚信为本

相关文章

联系子桐

  • 子桐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子桐

点击排行

    子桐法学观察

本栏推荐

    子桐法学观察

猜你喜欢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501篇文章
  • 标签管理标签云
  • 子桐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子桐